会计学院举办“商工融合与智能会计发展”专业建设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5-04-17 浏览量:0

  2025年4月16日上午,会计学院在学院会议室成功举办了以“聚焦商工复合人才培养,服务智能会计特色发展”为主题的专业建设研讨会。本次会议旨在探讨数字化时代下会计教育的改革方向,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会计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商工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会计学院院长况培颖教授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副院长彭晓英教授主持会议。会计学院各教研室主任、智能会计课程骨干教师,用友新道科技公司的行业专家李贺、何洪、张俊德等共同参与研讨。

  D:\Documents\Tencent Files\124823032\nt_qq\nt_data\Pic\2025-04\Ori\fd0083aff33a12dc0c9bf6837c3900a2.jpeg

  会计学院院长况培颖教授在讲话中指出,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会计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他强调,会计学院必须主动拥抱技术变革,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培养具备“商工融合”能力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况院长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深化课程改革,强化智能会计教学。要求会计学院各专业相关课程应融入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内容,使学生在掌握传统财会、审计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智能化工具的应用能力。二是要加强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融合。学院要积极与用友新道科技公司等企业合作,引入行业最新技术,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三是要积极探索“商工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财经类院校应打破学科壁垒,结合贵州地方产业结构和行业优势,促进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专业与工科类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既懂财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D:\Documents\Tencent Files\124823032\nt_qq\nt_data\Pic\2025-04\Ori\52736b5cb03f3cec3d4b8ed8fdcebabd.jpeg

  副院长彭晓英教授在主持会议时强调,面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学院必须积极探索创新之路,明确商工融合的发展方向,重视人工智能在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在后续课程内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工作中发挥智能化工具的重要作用。

  D:\Documents\Tencent Files\124823032\nt_qq\nt_data\Pic\2025-04\Ori\7edbb18812ce0ad1d954e95b2d7508d2.jpeg

  会计学院各教研室主任以及承担智能会计类课程的教师积极参与研讨。他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融入人工智能元素、优化智能会计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老师们还针对学院已开设的《会计信息系统》《财务大数据分析》《财务共享服务实验》等课程如何在课程深度和实操性上进一步提升进行了研讨。提出了增加Python、SQL等编程工具的教学、引入企业真实案例进行模拟实战等具体应用方案。

  用友新道科技公司的李贺、何洪和张俊德作为企业代表参会,并在研讨环节分享了行业最新动态与实践经验。李贺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对会计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宝贵建议,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何洪介绍了公司在人工智能会计领域的相关技术与应用案例,为学院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张俊德从企业用人角度提出,未来会计人才需具备“财务+技术+业务”三重能力,建议学院加强校企联合培养,如设立“智能会计实验班”,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

  会议最后,况培颖院长再次感谢各位专家和教师的积极参与,并强调会计学院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加快教学改革步伐,力争在智能会计领域以及商工融合的发展方向形成特色优势,为培养新时代会计人才贡献力量。

  

  

  一审:李志远

  二审:彭晓英

  三审:况培颖


Copyright © 2018贵州商学院    |   黔ICP备17008352号-1   |   贵公网安备 52011302004281号   |   本站仅支持IE8以上浏览器访问

邮编:550014   |         校址:贵阳市白云区麦架镇二十六大道1号   联系电话:0851-84871536

中国教育督导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