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动学校教育模式深度变革,借鉴上海高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领域的创新举措,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革新、课程体系数字化提升以及校企合作助力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前沿经验。10月21日至23日,党委常委、副校长马红梅带领团队赴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商学院以及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等知名学府进行交流学习。对外交流合作处、教务处及相关学院的负责人同行。
在上海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靳玉英,校长助理、教务处处长夏纪军陪同马红梅一行参观了新建成的AI学习中心,详细了解了匡时财经教育大模型在智能教学平台中的应用成果。在交流会上,AI财经开发与服务中心、数字经济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以及合作发展处的负责人分享了上海财经大学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构建智慧育人新模式方面的经验,重点讨论了通过课程模块化重组、跨学科课程整合、将企业真实项目融入课堂教学等策略,以培养具备数字素养的复合型财经人才。


在上海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张洁主持交流会并致欢迎辞,国际交流处、商务经济学院和商务信息学院负责人参与。在交流中,双方围绕国际化办学、商科课程体系的特色化改革、产业学院建设以及“课程与产业需求”的动态匹配机制展开了深入的研讨。

在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尹应凯热情接待交流团一行,经济系、产经中心和金融系负责人介绍了专业建设过程中“课程-产业-科研”如何实现三维联动。同时,在应用型财经人才培养、数字经济研究等领域开展深入探讨。


在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由学院党委书记程振强主持交流会,吴洁院长等学院领导介绍了学院如何构建“AI赋能人才培养探索实践”体系框架以及“财经教育”如何对接金融人才需求等内容。

本次上海高校交流学习活动成效显著,为我校在探索“AI赋能、产教融合”的教育范式变革进程中,尤其是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优化设计以及校企合作与产业融合深化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教育创新经验。未来,我校将持续强化与上海各高校的深度合作,着力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的新时代商科人才,为服务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
图文来源:对外交流合作处
一审:王少青
二审:龚丽佳
三审:赵 岩

 
					
 学校新闻
学校新闻





